中新网重庆12月6日电 (记者 刘贤)中国体育彩票2023年全国室内跳伞(风洞)锦标赛6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际华园体育小镇开幕。来自北京、深圳、重庆等全国9个顶尖跳伞队的70余名选手,将在三天内展开激烈的室内“空中飞人”竞技。
12月6日,中国体育彩票2023年全国室内跳伞(风洞)锦标赛在重庆开幕。重庆际华园供图

室内跳伞是模拟真实跳伞的一种新型运动项目,可以体验到高空跳伞的乐趣和飞翔的快感。用于本次比赛的风洞设备,以每小时255.6公里的风速创造仿佛18级龙卷风的强劲环境,让运动员能在“太空舱”中自由飞翔,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同空中“芭蕾”,颇具观赏性。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重庆市体育局、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主办。比赛项目包括单人动态竞速、自由式、双人动态竞速、四人造型等,所有比赛均分为5轮,以完整轮次为有效,取5轮总成绩,最终颁发奖章。
室内跳伞资料图。重庆际华园供图
“我这次参赛的目标是拿到第一名!”目前上小学三年级的参赛选手张竣豪已连续参加三届室内跳伞比赛,小小年纪却是一员“老将”,对比赛满怀信心。他说,三岁接触这项运动,六岁首次参赛,“飞翔的感觉非常愉快”。
“室内跳伞是际华园的明星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勇气和灵活性。”重庆际华队领队冉江浩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室外跳伞项目越来越热,很多人在去室外跳伞前会选择先到室内风洞练习,所以参加室内跳伞项目的人也越来越多。室内跳伞关键在身体姿态、协调性,一般小朋友学习得比较快,女士比男士学得快。
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重庆际华目的地中心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君介绍,依托优质的室内跳伞资源,重庆际华园积极培养室内跳伞专业人才和运动爱好者,打造特色室内跳伞研学旅行课程,已连续成功承办6场全国锦标赛,并成功承办第一届亚锦赛。广大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可到际华园免费观赛。(完)
中新网苏州12月6日电 (周建琳)《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5日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年近九旬的阮仪三出席开幕式并向苏州美术馆赠送珍贵手绘图。
踏入展厅,《青春岁月》是文献展的第一篇章。“钮家巷傍着一条小河,河上有七八座通往对岸人家的户桥,河边有一排大树,景色很好的。”这是阮仪三童年记忆中的苏州平江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他感慨道:“苏州,是我的乡愁,是我出生的地方。”
《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 苏州美术馆供图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在中国古城古镇保护的第一线。
第二篇章《故乡情愫》展示了阮仪三在苏州古城保护与规划方面的重要文献材料,如首次提出平江路绝对保护区概念的规划文稿、《1997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苏州古城的保护凝结了众多人的心血,阮仪三的贡献是显著的。
1987年,阮仪三带领学生设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自此开启了保护苏州古城的实践之路。按苏州原有的双棋盘河街格局,阮仪三把古城划分为54个街坊,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划。这54个街坊的划定和保护指标的确定,为苏州古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核心规划思想沿用至今。
《护遗之路》是文献展的最后篇章。站在展厅里,古稀老人庄春地久久不愿离开,他曾任周庄镇镇长,是古镇从保护、发展到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推动者。“周庄是幸运的,在1986年遇见阮仪三。”展厅里,庄春地与阮仪三的通信原件,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1986年,阮仪三教授帮助周庄制订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建议。正是因为这一规划,才使今天的周庄古镇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庄春地说:“阮仪三教授身上有一种坚持走下去的毅力,正是这种毅力感染了我,让我愿用一生的心血,去保护、守望古镇周庄。”
不仅是苏州,平遥、丽江、绍兴、潮州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阮仪三的规划和呼吁下,得到有效保护,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致力于调研和保护历史乡镇,他着力保护的周庄等江南六镇成为我国乡镇保护的范例,推动了全国保护和发展历史乡镇的热潮,因而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

“今天,在阮仪三先生的家乡举办他的纪实文献展,回顾他的工作、生活历程和学术成果,希望能让参观者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视角去审视我们蕴藏于历史长河中永不断灭的乡愁。”中国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道,阮仪三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观其过往,“守护古城,留住乡愁”是他的信仰。(完)